
常見問題
蜀信財務淺談:商標搶注的危害與原因
發布時間: 2019-08-13 08:23 1947 次瀏覽
狹義的商標搶注,是指在原商標所有者之前注冊該商標以獲取經濟利益的競爭行為,而廣義的商標搶注,還包括將他人已為公眾熟知的商標或************在非類似商品或服務上申請注冊的行為,以及將他人的創新設計、外觀設計專利、企業名稱和字號、著作權等其他享有在先權利的標志作為商標申請注冊的行為。
商標搶注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對被搶注企業來說,會制約企業的發展,增加企業的維權成本;對消費者來說,容易產生混淆,甚至因為商標誤導而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對市場競爭秩序和法律來說,會浪費商標資源,有違誠實信用原則。
商標搶注一方面是為了獲利,這也是大部分搶注行為發生的原因。如一些商標申請人通過“蹭社會熱點”來囤積居奇,搶先注冊商標以通過謀求巨額轉讓費來獲得經濟收益。另一方面,是為了制造障礙,這一行為主要發生在商標的國際注冊上,通過搶先注冊競爭對手的核心商標,以達到在相應地域范圍內阻礙競爭對手進行產品推廣、宣傳的目的。
被搶注企業商標意識淡漠也是搶注現象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企業起步之初,只考慮銷量和利潤,認為商標僅僅是區分商品來源的一種標識,而等到企業做大做強之后才發現自己一直在使用的商標因為沒有注冊反而成為侵權商標,“李逵”反成“李鬼”。
目前,商標注冊的主要改革集中在降規費和縮周期上,這固然是國家知識產權局服務企業的有力舉措之一,客觀上也使得搶注活動變得成本更低、周期更短、利潤更高。